
民营企业再获政策加持,迎来发展新机遇

5月27日,中共中央办公厅与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了《关于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意见》。这一文件提出了涵盖19项具体措施的改革方案,旨在优化企业产权结构、提升公司治理水平、发挥资本市场对企业治理的支持作用,并推动创新型企业组织形式的发展。
专家指出,该文件的核心亮点在于制度创新。它不仅为企业提供了完善的顶层设计,还帮助企业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实现更高效的治理,从而将治理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、创新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动力,更好地满足市场变化和转型需求。
民营企业服务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
在这19条具体举措中,多项内容直接惠及民营企业。国家发展改革委解读称,未来将在多个领域继续努力,进一步健全对民营企业的服务和支持体系。
意见明确提出,支持民营企业优化法人治理结构,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规范组建股东会、董事会及经理层,并引导家族企业逐步向现代企业制度过渡。
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董煜:这份文件为民营企业提供了明确的方向指引,有助于构建更加高效、灵活的治理架构和运行机制,为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注入新动力。
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,此次发布的意见结合了近期实施的《民营经济促进法》,重点强调健全民营企业服务保障体系。接下来的工作将集中在破除市场准入壁垒、强化要素供给、落实新版负面清单等方面。同时,通过“免申即享”等政策机制,支持民营企业布局新兴产业,依法保护其合法权益。
创新驱动合作 大中小企业协同共赢
激励企业创新是本次意见的重要关注点之一。专家解读认为,这将推动企业打造开放、协作且高效的创新生态系统。
意见从创新组织形式、资源配置和激励机制三个方面为企业规划发展方向。具体措施包括:引进或共建新型研发机构;建立科研人员双向流动机制;推动大企业向中小微企业开放创新资源等。
专家解读认为,这些措施能够有效缓解过去单个企业创新资源不足的问题,形成更大规模的协同效应。
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 郭春丽:当前科技创新已进入分工协作、整体推进的大科学时代。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是提升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。该文件明确提出,大企业应向中小企业开放创新资源并提供技术支持,同时鼓励企业间开展协同合作,共同塑造高效协同的创新格局。